分类
数据通信和网络

基于Wireguard实现多地域设备异地组网

WireGuard是一个易于配置、快速、安全的基于UDP协议的开源VPN软件。Wireguard具有自定义配置路由转发的能力,所以可以被用来在多个不同地域将设备所在的内网网络通过路由转发的方式串通起来,组建一张属于自己的大内网!有时候,我们想将本地计算机上提供的服务与小伙伴分享,但是我们既没有公网IP,又希望能够有足够的安全性,避免使其暴露在公网上。因此,我们基于Wireguard这一项最基本的特性,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异地组网方案。

分类
数据通信和网络

各版本WiFi协议参数信息整理汇总

各版本WiFi协议参数信息整理汇总表:

分类
学界业界动态 深度学习

LLaMA:一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可本地私有化部署的聊天机器人

最近,ChatGPT非常地火热,人们无处不在谈论它。众所周知,ChatGPT是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是语言模型的一种,具有目前为止最接近人类水平的对话风格。不过OpenAI选择将其闭源,外部仅可通过API接口调用的方式使用它。因此,出于网络信息安全考量,中国的工信部、各个公司等均禁止使用OpenAI的ChatGPT,而OpenAI也不对中国大陆地区提供服务。

不过GitHub上近期出现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开源项目LLaMA,可以本地私有化部署使用。其算法模型效果接近ChatGPT的水平,且支持GPU加速推理,不联网也可以正常使用,无需担心信息泄露的风险。

分类
云计算

基于软RAID的硬盘故障时数据恢复能力测试

计算机系统的硬盘存储着大量的数据,有些数据非常关键,一旦丢失就会产生严重后果。本文中,我们基于软件构件的RAID 1级别的硬盘阵列,测试了软RAID 1阵列在发生故障后,其数据恢复的能力。基于Linux操作系统通过软件构建的RAID 1硬盘阵列,本次测试的结果验证了以下几个关键结论,证明了软RAID的容灾能力:

  1. 当RAID中作为数据盘的一块硬盘发生故障时,RAID发生降级,且数据不丢失,挂载的分区依旧可读写;
  2. 当向降级的RAID中添加一块新硬盘后,RAID可通过重建恢复;
  3. 当旧实例操作系统所在硬盘发生故障时,数据盘组建的软RAID接入到其他实例上,能够成功地被新实例的操作系统识别,并成功读写。
分类
ASRT 后端开发 智能语音技术

Java读取并解析wav格式文件

本文将主要介绍如何使用Java语言读取文件并解析wave格式,并以代码形式进行展开。代码主要包含三个功能类,分别为:Wave、DataParseUtils和Common。

本代码已用于GitHub上开源的ASRT语音识别系统的Java语言SDK项目: https://github.com/nl8590687/ASRT_SDK_Java

分类
云计算 综合技术

NAS+云服务器打造一套个人私有云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AI柠檬在自己的家里打造的一套个人的私有云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使用了一个本地部署的网络附加存储(NAS)服务器和一个云服务器实例打造,并在本地NAS服务器上部署安装若干应用服务软件,可以解决个人数据存储的存取便捷性容量扩展性数据安全性等实际使用中的痛点。

分类
后端开发 应用开发

Golang后端实现WebSocket接收发送Demo

文件目录:

websocket-demo
-- public/
--|-- index.html
-- main.go
-- go.mod
-- go.sum
分类
评论型文章

回答知乎问题:如何看待faker.js 开源作者删除了所有的代码?

本文为知乎问题回答,原文:
如何看待faker.js 开源作者删除了所有的代码? – zahet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0180628/answer/2449158085

作为一个在开源社区混迹了多年的开源项目owner,即时是非常理性的我也非常能够理解faker.js开源作者的感受,也能够体会到他的心境。已有的一些答案普遍是从faker.js作者和第三方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我想从我的视角谈谈当前国内外开源贡献者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能的根源,以及当前我们做开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分类
生活点滴 评论型文章

AI柠檬博客5周年,我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众所周知,AI柠檬博客创始于2017年年初,而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算下来已经整整五年了,今年的第一篇文章,来的比以往更晚一些。博主在做这一年总结的同时,打算顺便谈谈自己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分类
云计算 综合技术

AI柠檬的个人数据治理之路

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浪潮之下,很多传统的线下物质资料记录存储方式逐步转移到了计算机设备(包含手机、平板、手环等)或者线上存储中,这种新的记录方式、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应用和硬盘技术的发展,使得在计算机介质中生产、存储的个人数据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而且在企业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得到认知从而出现“数据治理”这一概念的大背景下,个人数据也需要进行“数据治理”,从而提升我们生活的便捷性,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