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NAS专区 生活点滴

信息时代,学会给自己做个减法

我们都应当学会给自己做个减法。

—— 沃·兹基硕德

大概20年来前的时候,U盘特别流行,容量很大(高达32MB甚至64MB)(嗯?高达?在哪儿???)。相比于软盘,U盘的物理体积更小巧,但存储容量更大更方便。

每当父亲每天回到家里,拿出U盘接在电脑上,是我感到最兴奋的时刻之一,那意味着我又有几首新歌可听了。就像在家嗷嗷待哺的崽等到了捕回来的猎物。

家里电脑硬盘空间非常大,足足80个GB,分了CDEF盘,E盘空间稍大些,其他盘空间略小。有时也好奇为什么不分配个整数大小空间,而是带小数点。空间虽然很大,但也很捉襟见肘。那时候我喜欢玩的是用微软自带的画图工具画图,用PPT做演示课件,用Word排版做黑板报或者报纸,成果文件保存在D盘中创建的专属小天地(文件夹)里,但也会不时会被家长认为做的都是什么垃圾而被无情地剿灭(删除)。

随着白云蓝天出现后,父亲双击我的电脑,双击H盘,选中,剪切,粘贴,随后就是我“颤抖的心,激动的手”(雾)。

伴随着U盘带回来的,不仅仅有音乐,还有很多网上论坛、帖子等复制粘贴回来的文章.doc。听音乐看文章,尤其是很多某央视讲坛的著名学者讲的三国、水浒和一些历史之类,好不惬意。

从此U盘在心中成为一代神器,生活的梦想之一就是自己攒攒零花钱,让自己拥有一个1GB以上容量的U盘。

攒了很久的钱,最后终于攒够了,不过我也上大学了。当我拿着家里用了十几年的40GB容量的移动硬盘到学校后,发现已经有2TB的移动硬盘在某东上卖了。为了不向家里要钱买,于是和关系很好的朋友两人一起合资,各出一半买了一块,平时可以一起用。我们每天一起从宿舍起床去上课,下课后一起去计算机学院的创新实验室学习计算机技术,到了饭点一起去吃饭,晚上再一起回宿舍。渐渐地,我们知道了怎么写Python代码,怎么用Git命令,Linux系统怎么玩,有哪些核心的网络技术,什么是RAID,服务器怎么运维、机器学习是怎么work的等,还第一次接触到了NAS。

一入坑NAS深似海,从此硬盘是路人。从因为跑深度学习训练,持续不断在硬盘上读取和写入数据导致笔记本电脑的机械硬盘坏掉开始,平均每年损坏一块硬盘,甚至包含一块128GB小容量固态硬盘。伴随着硬盘损坏的,是数据的丢失,是劳动成果的毁灭,更是心的疼痛。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数据可靠性最高但性能最低的RAID 1作为存储池的数据冗余技术。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专属私有NAS,完全自己DIY从底层硬件和服务器级操作系统开始搭建和安装的,甚至还有硬RAID阵列卡和万兆光纤网卡。虽然是仅有6TB的高可靠存储池(4TB+2TB,RAID 1,垂直式NAS专用机械硬盘),但从目前的需求来说够用了,再多的空闲空间不用也是浪费,每一寸容量都是需要用金钱堆出来的。

现在,我看着硬盘中的文件发呆,20多年前的很多文件竟然还在,被我完好无损的保存着,即使很多文件真的是垃圾。从垃圾堆里,我翻出了不少非常具有纪念意义的文件,其中就有一张某年给我庆祝生日时表姐曾画的一张图画,我还清晰记得那是用微软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画的。图画中姐姐拉着弟弟的手,非常可爱,非常温馨。

但是垃圾文件真TM的多,这么多年产生的数据一直在持续堆积着,我一直在给自己努力地做加法。除了动辄TB级别的机器学习数据集、影音媒体文件,还有动辄几十万个小文件的代码文件和 .git/ 目录下的代码仓文件。但是这么多文件是会拖垮我的,不仅仅是因为会产生较高的存储成本,还有对文件管理所需时间精力的耗费。何况,真的绝大部分文件都是没用的,只有一部分尚且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文件值得继续保留。好久没丢过文件了,可靠性确实很高,高到就连垃圾文件也都没丢过,甚至删除后在另外一个目录又发现了还有一份一模一样的文件。

现在到了该整理的时候了,信息时代,信息过载,需要给自己做个减法。

版权声明
本博客的文章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本人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链接,谢谢。
本文地址: https://blog.ailemon.net/2024/02/15/learn-to-make-subtractions-for-yourself/
All articles are under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关注“AI柠檬博客”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你最需要的干货。


“信息时代,学会给自己做个减法”上的2条回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4 × 3 =

如果您是第一次在本站发布评论,内容将在博主审核后显示,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