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

在数据结构中,存在着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种,而树型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非线性结构,最常用的有树和二叉树。树是一种以分支关系定义的层次结构,其实例广泛存在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会组织机构中的层次关系等。在计算机领域中,树在编译程序、数据库系统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

在数据结构中,存在着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种,而树型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非线性结构,最常用的有树和二叉树。树是一种以分支关系定义的层次结构,其实例广泛存在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会组织机构中的层次关系等。在计算机领域中,树在编译程序、数据库系统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应用。

树是一个具有n个结点的有限集合。在任意一颗非空树中,有且仅有一个根结点,每个结点最多有一个父结点,根结点无父结点,而每个结点可有零到若干个结点的子结点。对于二叉树来说,每个结点最多可以有两个子结点。对于树来说,其中的每一个除了根结点外的其余结点,及其子结点,均可构成一个子树。

树结构逻辑示意图

结点拥有的子树的数量称为结点的度,也就是其子结点的数量,树的度是树内各结点的度的最大值。度为0的结点为叶子结点(终端结点),也就是上图的最底下一排无子结点的结点;不为0的结点称为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根结点的深度为1,从根结点开始,每多一层,树的深度+1,该图中树的深度为5。如果树中结点的各子树从左到右是有次序的话,那么,该树为有序树,否则是无序树。而森林是m棵互不相交的树的集合,树中所有子树的集合也是。

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为:

ADT Tree {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关系R:若D为空集,则称为空树;若D仅包含一个数据元素,则R为空集,否则R包含数据元素的父子结点间的关系。即,根结点无前驱,其余每一个结点唯一存在一个父结点。
  基本操作P:
    InitTree( &T )
      操作结果:构造空树T。
    DestroyTree( &T )
      初始条件:树T已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树T。
    CreateTree( &T, definition )
      初始条件:definition给出树T的定义。
      操作结果:按definiton构造树T。
    ClearTree( &T )
      初始条件:树T存在。
      操作结果:将树T清为空树。
    TreeEmpty( T )
      初始条件:树T存在。
      操作结果:若T为空树,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TreeDepth( T )
      初始条件:树T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T的深度。
    Root( T )
      初始条件:树T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T的根。
    Value( T, e )
      初始条件: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值。
    Assign( T, &e, value )
      初始条件: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结点e赋值为value。
    Parent( T, e )
      初始条件: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若e是T的非根结点,则返回它的双亲,否则返回“空”。
    LeftChild( T, e )
      初始条件: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最左孩子。若e无最左孩子,则返回“空”。
    RightSibling( T, e )
      初始条件: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右兄弟。若e是T的右孩子或无右兄弟,则返回“空”。
    InsertChild( T, p, i, c )
      初始条件:树T存在,p指向T中某个结点,0<=i<=p,所指的结点度+1,非空树c与T不相交。
      操作结果:插入c为T中p所指结点的第i棵子树。
    DeleteChild( T, p, i )
      初始条件:树T存在,p指向T中某个结点,1<=i<=p指结点的度。
      操作结果:删除T中p所指结点的第i棵子树。
    TraverseTree( T, visit() )
      初始条件:树T存在,Visit是对结点操作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按某种次序对T的每个结点调用函数visit()一次且最多一次。一旦visit()失败,则操作失败。
}ADT Tree

二叉树

二叉树是树的一种特例结构,树型结构每个结点可拥有若干子结点,但是在二叉树中,每个结点最多可拥有两个子结点。并且,其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可任意颠倒。

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为:

ADT BinaryTree{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关系R:
    若D=Φ,则R=Φ,称BinaryTree为空二叉树;
    若D≠Φ,则R={H},H是如下二元关系;
      (1)在D中存在惟一的称为根的数据元素root,它在关系H下无前驱;
      (2)若D-{root}≠Φ,则存在D-{root}={D1,Dr},且D1∩Dr =Φ;
      (3)若D1≠Φ,则D1中存在惟一的元素x1,<root,x1>∈H,且存在D1上的关系H1 ⊆H;若Dr≠Φ,则Dr中存在惟一的元素xr,<root,xr>∈H,且存在Dr上的关系Hr ⊆H;H={<root,x1>,<root,xr>,H1,Hr};
      (4)(D1,{H1})是一棵符合本定义的二叉树,称为根的左子树;(Dr,{Hr})是一棵符合本定义的二叉树,称为根的右子树。
  基本操作P:
    InitBiTree( &T )
      操作结果:构造空二叉树T。
    DestroyBiTree( &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已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二叉树T。
    CreateBiTree( &T, definition )
       初始条件:definition给出二叉树T的定义。
      操作结果:按definiton构造二叉树T。
    ClearBiTree( &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
      操作结果:将二叉树T清为空树。
    BiTreeEmpty( 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
      操作结果:若T为空二叉树,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BiTreeDepth( 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T的深度。
    Root( 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T的根。
    Value( T, e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值。
    Assign( T, &e, value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结点e赋值为value。
    Parent( T, e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若e是T的非根结点,则返回它的双亲,否则返回“空”。
    LeftChild( T, e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左孩子。若e无左孩子,则返回“空”。
    RightChild( T, e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右孩子。若e无右孩子,则返回“空”。
    LeftSibling( T, e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左兄弟。若e是T的左孩子或无左兄弟,则返回“空”。
    RightSibling( T, e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e是T中某个结点。
      操作结果:返回e的右兄弟。若e是T的右孩子或无右兄弟,则返回“空”。
    InsertChild( T, p, LR, c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p指向T中某个结点,LR为0或1,非空二叉树c与T不相交且右子树为空。
      操作结果:根据LR为0或1,插入c为T中p所指结点的左或右子树。p所指结点的原有左或右子树则成为c的右子树。
    DeleteChild( T, p, LR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p指向T中某个结点,LR为0或1。
      操作结果:根据LR为0或1,删除T中p所指结点的左或右子树。
    PreOrderTraverse( T, visi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Visit是对结点操作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先序遍历T,对每个结点调用函数Visit一次且仅一次。一旦visit()失败,则操作失败。
    InOrderTraverse( T, visi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Visit是对结点操作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中序遍历T,对每个结点调用函数Visit一次且仅一次。一旦visit()失败,则操作失败。
    PostOrderTraverse( T, visi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Visit是对结点操作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后序遍历T,对每个结点调用函数Visit一次且仅一次。一旦visit()失败,则操作失败。
    LevelOrderTraverse( T, visit() )
      初始条件:二叉树T存在,Visit是对结点操作的应用函数。
      操作结果:层次遍历T,对每个结点调用函数Visit一次且仅一次。一旦visit()失败,则操作失败。
}ADT BinaryTree
二叉树一种实例

二叉树的性质

性质1 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至多有2i-1个结点(i≥1)

性质2 深度为k的二叉树至多有2k-1个结点(k≥1)

性质3 对于任何一棵二叉树T,如果其终端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n0=n2+1

性质4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 log2(n) ⌋ +1

性质5 如果对一棵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 log2(n) ⌋ +1),按层序编号(从第1层到第⌊ log2(n) ⌋ +1层,每层从左到右),则对任一结点i(1≤i≤n),有

①如果i=1,则结点i是二叉树的根,无双亲;如果i>1,则其双亲PARENT(i)是结点⌊ i/2 ⌋

②如果2i>n,则结点n无左孩子(结点i为叶子结点);否则其左孩子LCHILD(i)是结点2i

③如果2i+1>n,则结点i无右孩子,否则其右孩子RCHILD(i)是结点2i+1

满二叉树

一棵深度为k且有2i-1个结点的二叉树是满二叉树。其形态大致如图:

完全二叉树

深度为k,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其每一个结点都与同样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1至n的结点一一对应时,为完全二叉树。其大致形态如图: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如同线性表、栈和队列一样,二叉树也有两种存储结构,分别为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 顺序存储结构

#define MAX_TREE_SIZE 100					//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
typedef TElemType SqBiTree[MAX_TREE_SIZE];		//0号单元存储根结点
SqBiTree bt;

我们可以使用顺序存储结构,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例如数组,依次自上而下、自左至右地存储一棵完全二叉树上的结点元素。当其为非完全二叉树时,我们可以对其中不包含的数组下标所对应的元素打上特殊标记,标记为不存在此结点。例如,我们可以给不存在的结点标记为“0”。

完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一般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但是这种存储结构适用于形态为或接近完全二叉树的结构,最坏情况下,对于一个深度为k且只有k个结点的单支树来说,却需要长度为2k-1的一位数组。

* 链式存储结构

typedef struct BiTNode {
  TElemType data;
  struct BiTNode *lchild, *rchild; //左右孩子指针
}BiTNode, *BiTree;

链式存储结构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成不同形态的二叉树结构,因此,可以克服上述的顺序存储结构的缺点,不过同样,链式存储带来的缺点就是信息存储密度的下降,同样的二叉树,需要多若干倍的存储空间。在内存空间不紧缺的情况下,链式存储优势明显,而且可以设计出多种形式的链式存储结构,使用更灵活。

版权声明
本博客的文章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原创,本人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链接,谢谢。
本文地址: https://blog.ailemon.net/2018/10/01/data-structure-tree-and-binary-tree/
All articles are under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0

关注“AI柠檬博客”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你最需要的干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16 − 1 =

如果您是第一次在本站发布评论,内容将在博主审核后显示,请耐心等待